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工作压力的增加,失眠似乎成了现代人的“通病”。失眠不仅影响我们的精神状态,还可能对身体健康产生一系列负面影响。而在中医的理论中,失眠被称为“不寐”,在《黄帝内经》中亦称为“不得卧”“目不瞑”,认为它是由气血不足、阴阳失交、脏腑功能失调等多种因素导致心神失养、心神不安所致。今天,济南南郊医院中医科将带领大家一起学习中医治疗失眠的方法,带您找回一夜好眠。
失眠的自我评估法
教大家一个简单的自我睡眠评估法,每天早上醒来时,不妨问问自己以下问题:
是否感到头晕,太阳穴疼痛?
是否感到疲乏无力?
是否对整夜的睡眠感到不满意?
是否对即将开始一整天的工作、学习和生活都感到焦虑?
如果答案都是否定的,那么恭喜您,您的睡眠质量很高,拥有健康的睡眠;反之,则说明您的睡眠质量较差,需要高度重视,注意身体健康了。
中医对失眠的分型与治疗
肝气郁结型
01
表现:该类人群常有抱怨情绪,感到生活或工作压力过大,忧心忡忡,敏感多疑,纳差,常伴有胸闷胁痛、乳房胀痛、腹胀、腹痛等症状。
治疗:中医认为,肝气郁结型失眠多由情志不舒、气机郁滞所致。治疗时,我们通常采用疏肝解郁、安神定志的方法。除了药物治疗外,患者还可以通过调整情绪、保持心情舒畅、适当进行户外活动等方式来改善失眠症状。
心肝火盛型
02
表现:该类人群平素易激惹,急躁易怒,偏好辛辣刺激的食物,常见头痛、心烦意乱、口舌生疮、夜寐多梦等症状。
治疗:心肝火盛型失眠多由心火旺盛、肝火亢盛所致。治疗时,我们注重清心泻火、疏肝解郁。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相关中药方剂,如龙胆泻肝汤等,以清肝泻火、镇静安神。同时,调整饮食习惯,避免过多摄入辛辣刺激的食物,也是改善此类失眠的重要措施。
心肾不交型
03
表现:该类人群胆小易惊,易心悸心慌,时有头昏耳鸣、心烦意乱、健忘,常见腰膝酸软、易出虚汗、夜间潮热等症状。
治疗:心肾不交型失眠多由心火亢盛、肾水不足所致。治疗时,我们强调交通心肾、滋阴降火。常用的中药方剂有天王补心丹等,可以养心安神、交通心肾。此外,患者还可以通过按摩相关穴位(如心俞、内太冲、神门、太溪、三阴交等)来辅助改善失眠症状。
中医特色疗法治疗失眠
艾灸是一种中医疗法,通过燃烧艾绒产生的热量和艾烟来刺激穴位,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将艾条施灸于脐部(神阙穴)等特定穴位,能达到固精敛汗、安神助眠的功效。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失眠、自汗、盗汗等症状。
刮痧疗法以中医经络腧穴理论为指导,用刮痧板刮拭于特定经络穴位,使局部充血,改善局部微循环,进而疏通经络、通调营卫、调理脏腑。对于失眠患者来说,刮痧可以帮助缓解身心紧张、促进气血流通,从而改善睡眠质量。
耳穴压豆是通过王不留行籽贴于耳部特定穴位(如交感和神门等穴位),以按压的方法来刺激相应穴位,达到平衡阴阳、调理脏腑的中医传统治疗方法。此方法操作简便、疗效明显、不易引起不良反应,可有效改善睡眠质量。
穴位贴敷是将具有睡眠功效的药物研为细末,调制成糊状,贴于特定穴位(如神门、内关等)来刺激经络,使药性由皮肤进入体内,改善循环,起到调节阴阳、安神的作用。从而提高睡眠质量。
劳宫穴:位于手掌,横平第3掌指关节近端,第2、3掌骨之间偏于第3掌骨。握拳屈指时,中指尖点到处即是。按摩此穴有助于缓解心律不齐、心悸、失眠等问题。
涌泉穴:位于足底,屈足卷趾时足心最凹陷中。此穴具有醒脑开窍、滋阴降火功效,按摩有助于改善头痛头晕、焦虑、口舌生疮等问题。
太冲穴:位于足背,第1、第2跖骨间,跖骨结合部前方凹陷中。此穴具有疏肝理气、通经活络、镇静宁神功效,按摩有助于改善急躁易怒、头痛、失眠多梦等问题。
失眠并不可怕,只要我们正确认识它、积极应对它,中医就能为我们提供多种有效的治疗方法。济南南郊医院中医科愿与您携手共筑健康睡眠的堡垒,让每一个夜晚都充满宁静与安详。如果您正遭受失眠的困扰,不妨来济南南郊医院中医科咨询就诊吧!我们将根据您的具体情况为您量身定制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助您找回一夜好眠。
(网络预约 当日就诊 *所有信息已加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