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鸣还真不是老年人的专利,中青年人才是耳鸣的“主力军”!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佩戴耳机、生活不规律、工作压力山大等都是诱发耳鸣的常见因素。那么,耳鸣不治真的会引起耳聋吗?今天,济南南郊医院耳鼻喉科就来和大家聊一聊这个话题。
耳鸣其实不算“病”,但可能是身体在“报警”
耳鸣,是一种在没有外界声、电刺激条件下,人耳主观感受到的声音。正常情况下,我们既能听到声音,又能知道声音从哪里传来。而耳鸣则是主观能听到声音,但却找不到声音的客观来源。譬如树上的蝉一直在叫,你能听见蝉鸣的声音,这是正常听觉;可是,明明没有蝉,人却仍感觉得到像蝉鸣的声音,这就是耳鸣。
可以肯定地告诉大家,大多数耳鸣本身不是独立的疾病,而是一种伴随症状。以前很多人认为,耳鸣是老年人的专属,其实不然,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开始出现耳鸣,并且因为生活习惯和环境的变化,耳鸣患者有逐渐年轻化的趋势。
五大因素易诱发耳鸣,这三种情况要警惕
1. 疾病因素
外耳耵聍栓塞、肿物或异物、中耳炎、迷路炎、乳突炎等耳部疾病,以及外伤、心血管、风湿、内分泌、免疫相关疾病等,均可导致耳鸣的发生。
2. 生活方式因素
作息不规律、工作压力大、学习紧张、情绪调节能力较差也是耳鸣的重要诱因。
3. 负面情绪
被负面情绪困扰,尤其是常感焦虑、抑郁的人,更容易出现耳鸣。
4. 噪音因素
经常接触噪音或是长时间佩戴耳机,都容易引起耳鸣。长时间暴露在高音量下,尤其是通过耳机听音乐、玩游戏或看电影,不仅会引起耳鸣和耳痛,还可能会使内耳毛细胞功能受损,从而导致耳鸣和听力下降。
5. 更年期因素
更年期的女性也容易出现耳鸣,部分人常会出现高频耳鸣。
耳鸣是身体给我们发出的一个预警信号,如果出现耳鸣、听力下降、耳朵不适等症状,应尽早就医检查。特别是以下三种耳鸣,更要引起重视:
伴耳堵的耳鸣:这很有可能是突发性耳聋的前兆。突发性耳聋是指突然发生的、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是一种主观性的耳鸣,其临床表现伴耳鸣、耳堵塞感。突聋后72小时内是黄金治疗期,治疗越早,听力恢复的可能性越大。
搏动性耳鸣:患者主观感觉到耳内有和心脏或血管搏动节律一致的声音。搏动性耳鸣一般是血管源性的,这种耳鸣大多和颅内以及头颈部的血管有关系,经过相邻的骨性结构、血管,血流声音传到耳蜗,从而使患者感到了耳鸣的存在。长时间搏动性耳鸣会严重影响生活、工作和睡眠,甚至引起抑郁、焦虑等精神障碍。
单侧耳鸣:单侧耳鸣需要引起大家的特殊关注,可能是听神经瘤的早期表现。随着肿瘤的增长可能会压迫脑干、小脑,导致功能异常,严重时会产生脑疝,危及生命。
耳鸣需要治疗吗?怎么调节才能“耳根清净”?
依据《2019 欧洲耳鸣多学科指南:诊断、评估和治疗》指南,专家不推荐使用药物治疗耳鸣,原因是目前没有证据证明专门治疗耳鸣的药物有效。
对于急性耳鸣,我们医院普遍采用的治疗方法与短期突聋的治疗方法一致,多以糖皮质激素及改善内耳微循环的药物为主。伴听力损失的耳鸣患者,建议使用助听器来处理听力损失;无听力损失耳鸣患者则不推荐使用助听器。此外,还有神经刺激疗法、认知行为疗法、耳鸣习服疗法和声疗法等多种治疗方法。其中,我们专家特别推荐认知行为疗法,它可以减轻耳鸣的严重性或痛苦程度,并有效改善与耳鸣相关的恐惧及日常生活功能等方面的问题。
那么,到医院就诊时,应该如何向医生描述自己的耳鸣呢?记住以下几个要点:
是否第一次出现耳鸣,或第一次出现耳鸣是什么时候;
最近耳鸣是否产生了响度、耳别、持续时间的变化;
有无基础疾病史、听力疾病家族史;
有无噪声环境暴露史等。
总之,将自己的耳鸣情况尽可能详尽地告知医生,这样更有利于医生将之后的测听结果、耳鸣匹配结果与主诉结合,匹配更有效的诊疗手段。
平时耳朵出现疲劳时,大家也可以尝试自我调节,找回“耳根清净”的感觉:
缓解焦虑情绪:可以适当减少工作压力,转移注意力,积极参与社交活动等,同时保持心情愉悦。必要时可以寻找专业人士进行心理疏导。不要过多关注耳鸣,避免形成耳鸣—失眠—情绪焦虑—耳鸣加重的恶性循环。
特殊职业做好防护:对于从事相关噪声职业的人群,要做好声源的消声和隔音的防护工作,定期检测听力。
戴耳机别超60分钟:耳机可以戴,但一定要正确地戴。遵循3个“60”原则:音量不要超过最大音量的60%,连续听的时间不要超过60分钟,周围环境音最好不超过60分贝。尽量避免在环境噪音较大的地方(如地铁、飞机等)长时间佩戴耳机,如果必须在这些环境中使用耳机,建议选择降噪耳机以减少音量的需求。晚上入睡时最好不要使用耳机,如果已经习惯听音乐入睡,不妨设置个定时,一个小时内定时关闭耳机。此外,耳机尤其是入耳式耳机,长时间使用后会沾染耳垢、汗水和细菌,建议定期清洁耳机,尤其是耳塞部分,以减少细菌滋生对耳道健康的影响。
减少咖啡酒精摄入:饮食和生活习惯也会对耳朵健康产生影响。咖啡因、酒精和烟草会刺激神经系统,使耳鸣加剧。建议尽量减少咖啡、酒精的摄入,保持清淡饮食,避免吸烟。
最后,“久鸣必聋”这一说法并不准确。科学研究表明,耳鸣本身并不会直接导致耳聋,耳鸣通常是其他健康问题的症状,而不是直接导致听力丧失的原因。
济南南郊医院耳鼻喉科提醒您,如果出现耳鸣症状,不要掉以轻心,应及时就医检查,以便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您有过耳鸣的经历吗?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您的故事和心得。
(网络预约 当日就诊 *所有信息已加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