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疼!疼!” 得了带状疱疹有多痛,只有被它折磨过的人才晓得,用痛不欲生来形容一点都不夸张!那么,有没有一种方式可以让这种“剧痛”不发生呢?济南南郊医院成人预防接种门诊给您说答案是肯定的,那就是接种带状疱疹疫苗。
一、带状疱疹疫苗的重要性
带状疱疹,俗称“蛇盘疮”,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感染性皮肤病。该病好发于中老年人,常表现为身体一侧的红斑、丘疹、水疱,并伴有剧烈的神经痛。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这一疾病,除了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增强免疫力外,接种带状疱疹疫苗已成为预防带状疱疹及其后遗神经痛的新途径。
我国越来越多的中老年人选择接种带状疱疹疫苗,希望通过主动免疫的方式降低感染风险。然而,正如任何药物或疫苗一样,带状疱疹疫苗在接种后也可能会引发一系列不良反应。那么,这些不良反应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又该如何处理呢?
二、带状疱疹疫苗种类及免疫程序
截止2024年5月,在中国大陆上市使用的带状疱疹疫苗主要有两种:重组带状疱疹疫苗(RZV)和带状疱疹减毒活疫苗(ZVL)。
重组带状疱疹疫苗(RZV):适用于≥50岁人群,接种途径为肌肉注射,接种部位首选上臂三角肌。免疫程序为2剂次,每剂0.5mL,间隔2个月接种。
带状疱疹减毒活疫苗(ZVL):适用于≥40岁人群,接种途径为皮下注射,接种剂量为0.5mL,免疫程序为1剂次。
三、接种后常见不良反应及原因分析
接种疫苗的目的是调动受种者的免疫系统产生免疫力,受种者在产生免疫反应的同时可能会发生一些不良反应。这些不良反应主要分为局部反应和全身反应。
接种部位疼痛、红肿:一般认为是接种疫苗的常见反应,可能是疫苗成分对局部组织的刺激或免疫反应引起。症状大多在接种后72小时内出现,持续时间多在3天内。
接种部位硬结:可能是受种者体质、疫苗本身的因素或注射刺激接种部位结缔组织增生等原因引起。硬结可能持续7天或更长时间。
疲乏、肌痛、头痛:这些反应多发生在接种后7天内,症状持续时间一般不超过3天,多为轻中度反应。
发热、寒战性发抖:疫苗作为异物进入人体后,会激发机体的免疫反应,导致体温调节中枢调定点上移而引起发热。
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腹泻等,偶见于接种者。
四、不良反应的处理方法
接种部位疼痛、红肿和硬结: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即可自愈,保持接种部位干净,注意观察即可。少数病例可能需要对症支持治疗。
红肿直径≥2.5cm:24小时内可用干净毛巾包裹冰袋冷敷,有助于减轻红肿和疼痛。
硬结:24小时内可用干净毛巾包裹热水袋热敷,促进血液循环和缓解硬结症状。注意避免烫伤皮肤。
疲乏:适当休息、改善睡眠、补充水分和营养,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物。
肌痛、头痛:轻度症状可自行缓解;中度症状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物。
发热:采取物理降温方式,如温毛巾擦拭、使用退热贴或冰袋冷敷。高热症状严重或持续不退时,应及时就医。
胃肠道反应:轻中度反应可对症处理;严重反应应及时就医,排除消化系统急慢性疾病。
接种带状疱疹疫苗后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并不代表疫苗存在安全性问题。疫苗所带来的健康益处远远大于风险。希望通过今天的科普,各位中老年朋友们能够对带状疱疹疫苗常见不良反应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不要过度恐慌,也无需太多担忧!
健康是最大的财富,接种疫苗是保障健康的重要途径。希望中老年朋友们及早利用“小痛”防范此“大痛”,筑牢自身的健康防线,远离痛不欲生的蛇盘疮!
(网络预约 当日就诊 *所有信息已加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