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雪,作为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1个节气,标志着仲冬时节的正式开始。此时阳气潜藏、阴气盛极,万物活动趋向休止,正是中医养生的关键时期。在大雪这个银装素裹的季节里,济南南郊医院中医科通过中医的智慧,助您调养身心,温暖过冬。
一、起居调养
01
早睡晚起
遵循《黄帝内经》中“早卧晚起,以待日光”的原则,早睡以养阳气,晚起以养阴气,有利于阳气潜藏,阴精积蓄。一般建议晚上10点前入睡,早上太阳出来以后再起床。早睡能够帮助身体恢复和积累能量,晚起则能避免寒气的侵袭,保持身体的温暖和舒适。
02
保暖防寒
大雪节气气温显著下降,应注意防寒保暖,外出增衣戴帽。中医认为头、胸、足是最容易受到邪寒侵扰的部位。头部不注意保暖,寒气会使血管收缩,容易出现头痛头晕的症状,还可能诱发脑血管疾病。胸部和腹部受寒之后,易折伤体内阳气,可能引发心脏病与胃肠病。脚离心脏最远,血液流经的路程最长,而足部又汇集了全身的经脉,所以人们常说“脚冷,则冷全身”,全身若冷,机体抵抗力就会下降,病邪就会乘虚而入。因此,外出时务必穿戴保暖,特别是头部、胸部和足部,防止寒气入侵。
03
通风换气
冬季室内空气污染程度比室外严重,应注意经常打开门窗通风换气,以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可以在阳光充足的中午时段开窗通风,既能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又能避免寒冷空气的直接侵袭。
二、饮食调养
01
温补助阳
大雪时节是进补的好时机,可适量食用温补性的食物,如羊肉、牛肉、鸡肉等,以及益肾类的食物,如腰果、芡实、山药、核桃等。这些食物富含蛋白质和脂肪,能够提供充足的热量,同时也有助于温补脾胃、益气养血。例如,羊肉性热,能够温中散寒,益气补虚,特别适合体质偏寒、手脚冰凉的人群。
02
滋阴润燥
在温补的同时,也要注意滋阴润燥,以防内生积热。可以适量食用黑木耳、黑芝麻、黑豆等黑色食物,以及菠菜、苹果、葡萄等富含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果蔬类食物。这些食物不仅能够提供丰富的营养,还能帮助调节体内阴阳平衡,防止上火和便秘等问题。
03
避免过燥过热
进补时应避免进食过多过燥过热的食物,如辣椒、花椒等,以免助长体内的“内火”,导致上火、口干舌燥等不适症状。
三、精神调养
01
保持情绪稳定
大雪时节人的情绪易处于低落状态,故应注重精神调养。可以通过听音乐、读书、画画等方式来放松心情,缓解压力。这些活动不仅能够丰富精神生活,还能帮助调节情绪,保持平和的心态。
02
多晒太阳
冬季光照时间短,容易引发情绪抑郁。适当晒太阳可以促进体内褪黑激素的分泌,有助于调节情绪,保持乐观的心态。在天气晴朗的日子里,不妨到户外走走,享受阳光的温暖和明媚。
03
避免情绪波动
冬季阳气潜藏,不宜过度扰动阳气。因此,要避免情绪的大起大落,保持情绪的稳定和宁静。可以通过冥想、打坐等方式来平复心情,减少不必要的烦恼和忧虑。
大雪时节,让我们以中医养生之道为指引,从起居、饮食和精神三个方面入手,调养身心,增强体质。愿您在这个寒冷的季节里,依然能够保持身心的温暖与健康!
(网络预约 当日就诊 *所有信息已加密* )